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电子工程学院、信息学院、修建工程学院、人文与艺术学院和民族教育学院等7个院部,专业完全,包括理学、工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等六大学科类别。2011年招生本科专业6个,
学院具有一支本质优异的教育部队,现有专职教师1000余人,其间博士、硕士180余人,副教授以上职称240余人,并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老师,较好的保证了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需求。
学院十分重视人文本质教育和养成教育,重视高兴学习,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五光十色,民族文化相映成辉,并组成学生社团百余个。一起安身工作导向,活跃倡议以才能为中心的人才培育形式,建有机械加工中心、建工实训中心、信息中心、现代电子实训中心、文管实训中心等数十个校内试验实训中心和广东奥威斯集团、江西省计算机研究所等60余个安稳的校外实训基地,并与多家企业在教育、工作等方面达到校企协作协议(订单教育)。学院还特别关怀贫穷学生助学问题,在校生除可享受国家奖学金、国家勉励奖学金外,每年拨专款建立奖学金和困难补助金,鼓舞和协助德才兼备的贫穷学子,并建立勤工助学岗位,协助学生完成学业。
学院作为全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,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把民族教育作为民族团结前进事业来办好办实,倾情倾力为民族学生建立“金色桥梁”。8年来,先后为同济大学,中央财经大学,江西财经大学等100余所院校培育了近2万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。一起,按教育部专项方案,学院每年面向全国接收并培育了大批少数民族本、专科预科学生。
常识膏壤育新人。通过23年的实践和探究,学院办学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,先后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“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”,国务院扶贫办选定为“全国乡村劳动力搬运训练演示基地”,国家劳动和社会保证部定为“立异才能培育试点院校”。
特别是近几年,学校成绩斐然,2009年被国务院颁发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前进榜样团体,接连3年被省综治办评为“江西省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”,并被颁发“安全单位”、“全省安全文明学校”,全省教育系统“标准管理年”活动和“提高质量年”活动先进团体,以及毕业生工作优异单位。
|